發新話題
打印

入冬嚴防濕疹病發高峰

入冬嚴防濕疹病發高峰

入冬嚴防濕疹病發高峰


  踏入初冬,尚處於冷暖天氣交接期,但濕度普遍漸趨向下,加上日夜溫差變化,皮膚的鎖水能力大降,較易令濕疹復發。皮膚科醫生建議勿搔抓患處,應多塗保濕霜,而中醫認為先天脾虛、飲食不均及外邪等影響,俱為病發成因。
  西醫 本港常見主婦手

 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表示,天氣轉變易令濕疹難以控制,大部分的患者除了皮膚痕癢外,還有機會長紅疹、丘疹、皮膚較易粗糙及繃緊等,若患處治理不當,更可能引致發炎,故應小心護理。現時本港較常見的濕疹種類為接觸性皮膚炎,即俗稱的「主婦手」。此症主要因雙手長期濕水及經常接觸化學物品,如洗潔精、消毒藥水、肥皂及漂白水等,令保護皮膚表層的油脂脫落,以致皮膚乾燥或受損。除家庭主婦因常做家務而多接觸化學清潔劑外,部分人士如醫護人員、髮型師、裝修師傅等,亦會因工作關係時常觸及可刺激皮膚的化學物品,因而引致過敏反應。陳厚毅建議患者勿直接接觸化學品,應戴手套及避免搔抓患處,若病情持續惡化,應及早求醫,或進行皮膚貼布測試確定致敏原, 並定時使用醫生處方的類固醇或非類固醇藥膏,以控制病情。


  日常紓緩之道

● 注重皮膚護理:研究證實,每天塗適量保濕霜,可預防因乾燥而令濕疹病發。洗澡和洗面後,於皮膚仍濕潤時塗搽,保濕效果更佳。
● 減少接觸致敏原:皮膚較易出現過敏反應者,別接觸化學物品,如洗潔精及染髮劑等。食物中的致敏原亦可能導致皮膚過敏,故應多加留意。
● 洗澡水忌過熱:改以淋浴取代浸浴,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,以免有損皮膚的保護外層及削弱鎖水功能,令肌膚更易乾燥而誘病。
● 避免頻密洗手:經常洗手易令皮膚乾燥,甚至乾裂,可選用性質較溫和的皂液潔手。

  藥劑師 常用藥物分類

  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副教授李詠恩指,濕疹其中一個成因是家族遺傳,當中有八成患者會於五歲時病發。醫生會處方外用藥膏治理,這些藥膏主要成分為類固醇,並分低、中及高藥效三種。正常情況下,會處方低至中藥效藥膏。如患者皮膚已紅腫及破損,可能會處方抗生素,以免傷口受細菌感染。部分用以治療鼻敏感的抗組織胺藥物亦具有幫助,能有效減少患者敏感的機會。抗組織胺藥物分有睡意及無睡意兩種,李詠恩建議晚上可服用有睡意的藥物,以減少抓傷皮膚的機會及改善睡眠質素。除非病情十分嚴重,甚至影響生活質素,醫生才會處方口服類固醇藥物。

  不含類固醇消炎藥膏

  濕疹一般難以根治,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,易對身體產生不良副作用。尤其含高劑量的藥物,會抑制生長荷爾蒙,有損健康。明顯的例子是患者無法長高、皮膚會退化及萎縮,如長期使用更有可能導致骨枯及腸胃不適。李詠恩強調,濕疹藥不能胡亂購買,必須經專業處方及指引應用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最近新認可,兩種不含類固醇成分的消炎藥膏,能有效抑制致敏因子,患者可請教醫生或藥劑師意見。用藥外日常正確保濕護膚,能有效防止病發。尤其冬日天氣乾燥,建議每兩至三小時便應保濕一次。

  中醫 內外因素夾攻致病

  註冊中醫師彭愉康表示,古時的中醫學雖未有濕疹這學名,但古人按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問題,定立不同的病稱,例如長於耳朵部位的稱旋耳瘡、於肚臍位置的名為臍瘡。現時中醫普遍將皮膚紅腫(呈對稱狀)、痕癢等問題,歸納稱為濕瘡。將致病成因分成內、外因素,部分患者由於先天性脾虛,令負責運化水濕的功能欠佳,形成體內濕重而容易病發。另外,不少港人嗜辣,又愛飲酒,此舉亦容易引致脾胃濕熱,若再加上外來風、濕、熱等邪毒襲體,更易誘發濕瘡。治療方面,對抗濕熱性濕瘡,多以清熱驅濕的方法控制病情,慢性的血虛風燥型濕瘡,則以養血潤燥療法治理。

  中式湯水防治

‧土茯苓赤小豆湯
材料:土茯苓、赤小豆、薏米各一、蜜棗四粒、瘦肉半斤、水十碗。
製法:瘦肉先汆水,土茯苓、赤小豆、薏米及蜜棗洗淨,將各材料放煲內及加水,煮約兩小時,即成。
功效:減少皮膚發熱及痕癢。

‧沙參玉竹雪梨湯
材料:沙參及玉竹各五錢、雪梨兩個、蜜棗四粒、瘦肉半斤、水十碗。
製法:瘦肉汆水,沙參、玉竹及蜜棗洗淨,雪梨去蒂及核,各材料同放煲內及加水,煲約兩小時,即成。
功效:改善皮膚乾燥及痕癢。

  註:飲用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


  



資料來源 : 星島日報

TOP

發新話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