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夏慎防感染食肉菌
炎夏慎防感染食肉菌
別小覷由蝦蟹或蠔殼刺傷皮膚的一個細小的傷口,如出現劇痛和紅腫,有可能是受到食肉菌感染。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,這種由創傷弧菌所引致的食肉菌感染多在溫暖的海水和海產生長,如受感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令肌肉和筋膜壞死,引致死亡,所以接觸海水和處理海產時要非常小心。
壞死性筋膜炎「俗稱食肉菌感染」是一種嚴重但不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。據衞生防衞中心數字顯示,由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間共有四十四宗個案,約每年有十多宗個案,全部患者都是經由創傷弧菌所感染。
多由創傷弧菌感染
根據統計,患者多以年長和男性居多,以四十二至八十七歲的患者中,平均年齡中位數為六十八歲,男女比例為31比13;當中有30%死亡,60%患者須要接受深切治療,有一半人須要截肢或切割一大片壞死肌肉以保性命。6月至10月更是壞死性筋膜炎的高峰期,由於創傷性弧菌最適宜生長的海水溫度為攝氏25至30度,而在攝氏27度及在鹹淡水交界的地方,更是這類細菌滋生和生存的最佳溫度和環境。
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,所謂的食肉菌是由不同細菌引起,最常見是創傷弧菌,這種細菌生長於海水中,所以與海產有密切關係,當患者的皮膚傷口接觸到存在海水或海產內的細菌,從而受到感染;或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海產類或貝殼類海產,細菌經腸道入侵並破壞肌肉組織。當創傷弧菌入侵人體後會製造毒素破壞血管,令循環系統受到阻礙,引致肌肉、軟組織和筋膜壞死,更會令全身血管受到破壞,繼而進一步破壞身體多個器官,引致腎臟或心臟衰竭而死亡。
須去除壞死肌肉組織
在治療方面,由於壞死性筋膜炎能破壞身體組織,引致患者於十二至二十四小時內死亡的機會,所以當患者懷疑有初期的徵狀(即傷口出現劇痛時)便要立刻求醫。勞醫生解釋,初期可用抗生素作治療,但亦很難避免要進行手術來去除壞死的肌肉組織,以清除毒素和細菌,所以患者要進行截肢或切去大片壞死的肌肉組織。
除創傷弧菌外,亦有其他細菌會引致壞死性筋膜炎,甲型鏈球菌便是其中一種,雖然為數較少,但香港早前亦有病例。多發生在長者或白血病患者身上,這些細菌從喉嚨、肺部或皮膚進入循環系統,再去到血管,製造毒素壞死肌肉的血管組織。另外,亦有混集不同細菌,如腸道鏈球等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現象。患者在進行開肚手術時被刺穿大腸,細菌進入肌肉和軟組織而形成壞死性筋膜炎,患者腹部的肌肉、會陰或大腸出口位置會出現壞死,但由於現今的手術已有完善的消毒程序,所以病例比較少。
預防方法
‧要好好護理傷口,尤其被海產刺傷後,要用清潔的水沖洗,再消毒及包紮傷口;如傷口範圍太大或太深,便要立即求醫。
‧觀察傷口發炎現象和是否有出現食肉菌感染的徵狀。
‧有肝病或慢性疾病人士不宜吃生或末經徹底煮熟的海產。
‧在街市購買海產時避免刺傷皮膚。
‧處理海產時要戴厚身的手套,之後用清水沖洗手套及清潔雙手。
‧身體上有傷口或未經包紮的傷口不宜接觸海水。
‧預防甲型鏈球菌所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,要留意初期徵狀,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腺發炎、發燒、喉嚨痛或皮膚出現蜂窩炎等,以免這些細菌入血後破壞肌肉組織。
高危人士
‧患有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人士。
‧糖尿病患者和有其他慢性病患者,影響免疫能力。
‧年紀較大人士,免疫能力差。
‧皮膚抵抗力差,如皮膚薄人士,容易受細菌入侵。
感染食肉菌徵狀
‧傷口或受影響的位置出現劇痛,這亦是最典型的徵狀。
‧出現紅腫情況(可源自細小傷口、割傷或瘀傷)。
‧發燒、出汗、血壓下降。
‧皮膚表面出現水泡。